
中新网10月16日电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承诺《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16号内容)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并回答记者提问
该负责人介绍了《监管措施》出台的背景:油气管网设施连接油气上下游,是油气领域常见的自然垄断环节。推动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是油气管网运行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家油气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管网集团成立以来,“x+1+x”的市场体系水、燃气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主体公平、开放的要求日益提高。
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需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能源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经营和竞争环节市场化改革,完善监管体制机制。通过《监管办法》的出台,进一步加强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公开监管,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是贯彻落实能源法规定的需要。 《能源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能源输送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必须健全公平准入和使用机制,开放并提供服务。按照规定,以公平、非歧视的方式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其他经营主体提供输电服务。通过出台《监管办法》,超越能源法实施要求,推动能源法有效实施。
三是要加强管理和执法。原来的监管程序仅限于文件层面,并未包含处罚条款。监管机构执法手段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机构执法。新出台的《监管办法》升级为部门规章,并增加了相应的处罚规定,有效提高监管效率。
该负责人还介绍了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在制定《监管措施》过程中,遵循的原则遵循法律法规、问题导向、公平公正、与时俱进,充分吸收能源法规定、中央文件要求和监管经验。
一是增加用户注册、服务受理等新条款。明确天然气及天然气管网设施公司须制定具体的用户注册程序、接受服务的条件和程序以及容量服务分配的实施细则,并提出鼓励石油平台和天然气管道运营公司通过网络平台等便捷方式接受服务。进一步优化油气管网设施分散验收响应时限,提高公平公开服务水平。
二是新增公平公开的处罚条款。充分结合能源法公平公开的处罚方式,九种情况对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设施企业违反规定的行为,根据不同的违法行为设定了相应的处罚标准,方便各级能源主管部门执法。同时,为防止部分用户恶意扰乱市场秩序,明确了用户违规的五种情况,确保油气市场的稳定和秩序。
三是改变信息披露条款。按照信息类别,分级公开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相关信息。公平公开的制度、用户注册条件、程序、相关业务等基础信息要主动向社会公开;对于剩余产能、经营状况等敏感信息,相关企业须向监管机构披露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时考虑房间信息的安全性和用户的需求。
油气管网的哪些设施属于监管措施? 《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油气管网设施是指提供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含液化天然气)运输、储存、卸货、气化等公共服务的设施,包括管道、储存及其他配套附属设施,不包括陆上、海上油气开发的整体配套集输管道和石油天然气开发的整体配套集输管道。 注册工程(井口至处理厂、净化厂等内部管道)、井间管道、远离陆上工厂、管道、加油站、加油站的平台连接管道。具体来说,管理的支柱不仅包括油气管道包括国家管网集团运营的天然气管道、LNG接收站、地下储气库等设施,也包括中央油气企业、地方政府、民营企业等各类主体运营的天然气管网设施。
推动管理措施落实有何考虑和安排?该负责人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将加强组织协调和宣传解读,充分发挥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和地方各级能源主管部门的作用,督促油气管网设施运营公司提供设施开放服务,监督服务公平开放,继续规范油气管网设施开放,提高油气公平开放服务水平。管道运营公司,推动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
亚埃级光谱成像芯片“宇恒”上市。高分辨率光谱成像芯片“宇衡”实现了亚埃级光谱分辨率和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注入改变的力量!这些专利从实验室“跑”到工业应用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首例国产九型HPV疫苗的接种。这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持。 2025-10-16 10:06 扬起青年“国防之翼”,让科技之光绽放报国。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托伯,岸边的东方方舟国防公园已准备就绪。大家都在等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的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我们将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到2027年底,全国将建成充电设施2800万个,向社会提供充电能力超过3亿千瓦,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电动充电能力翻一番。 2025-10-16 09:48
突破!全球电子通信产业始于超高速信号的“中国领跑者”。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超过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伊根被誉为超高速信号的“中国领军者”。 2025-10-16 09:44 生态环境部:多类别推广美丽中国本土技能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常务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马干当中国先行区建设为引领,深化美丽中国建设实施机制,在各个层面推动美丽中国本土实践。 2025-10-16 10:02 保护中国大米安全。南北粮食运输大动脉焕然一新。 2025-10-16 10:09 “十四五”期间,碗人饭碗将变得更安全、更高效。 “通过不懈努力,中国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拥有世界9%的优先土地和6%的淡水资源,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建成5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100多个地方研发部级食品技术创新与重点实验室,100多个地方研发部级技术创新与重点实验室,以及100多个地方研发部级地方科技创新与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外交部: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分享科技发展成果。外交部发言人林健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工厂生产线和各地家庭。e世界。林健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到2024年,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保有量将突破200万台,位居全球第一。 2025-10-15 10:45 科技创新的世界趋势丨AI推动材料研究的时代已经到来?大约两年前,谷歌子公司Deepthink宣布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发现了220万种新晶体材料。科学家希望利用人工智能设计出可以大规模生产并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从而实现人工智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 2025-10-15 10:44 北极科考避熊笔记 预见北极熊的出现,是中国第十五次北冰洋科考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期盼。下午,按照熊避开的计划随后,科考队决定使用直升机驱赶熊群,以保证冰区工作人员的安全,快速完成冰区作业。 2025-10-15 10:40 自动驾驶汽车交付已走向大规模采用。截至去年底,无人监管配送车已超过6000辆。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过6000辆无人驾驶配送车投入规模应用,在100多个细分场景下为用户配送了数亿份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的深度融合,无人驾驶车辆配送在经济农村循环中拥有更多开放模式。 2025-10-15 10:20
仿人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取得进展,赋能千行百业。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乃至众多家庭的“明星”。人文名为Galbot的id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汽车,已正式“加入”智能工厂,执行自动化质量检测、零件分拣和运输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两部门:2027年将制定30余项云计算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逼近狮子洋大桥,解码“世界世界”以外的突破。最长的主跨、最高的主塔高度、最大的锚地基础、最大的主缆规模、最多的车道数……狮子洋大桥汇聚了双悬索桥的诸多天地。 2025-10-14 09:55 31号试验卫星成功y 启动了。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31号试验卫星,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重庆龙骨坡遗址发现剑齿猫粪化石。近日,从2025年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上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次发掘出土的部分粪化石被确认为剑齿猫粪化石。 2025-10-14 09:51 了解和应对结节。十几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着提高,这使得以往很难发现的小结节变得“无处藏身”。”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的日益普及,甲状腺、乳腺和肺部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2025-10-13 10:26 让超强材料“生长”,新技术允许先打印再选材。现有技术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部件严重受损 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增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创新。 2025-10-13 10:24 科学家首次捕捉到双黑洞的“舞蹈”。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获得了 两个黑洞相互靠近的射电图像第一次。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瞄准了位于星系核心的一个异常明亮的类星体na,称为OJ287,并成功捕获了两个黑洞相互擦过的重要图像。 2025-10-13 10:23
加载更多